查看原文
其他

贾樟柯: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

2017-07-18 这儿有好书


点击 ► 播放,音乐响起,阅读开始了♪



这几年作为一名观影者,对于贾樟柯电影的评价是怎样的?


《小武》1998:豆瓣评分8.3


@凉水:时代转型变革时期的困窘,有人搭上了顺风车,有人追不上步伐显得很狼狈,亦有人无所适从眷恋过去。小武的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这是深情的一桩悲剧。结尾的群众围观长镜头十分震撼,几乎让我都感受到了被窥视和围观的困窘和不适。



《站台》2000:豆瓣评分8.2


@多久: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华丽的声效,没有俊男美女,没有浪漫刺激——虽然有点残酷,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真实的贾樟柯。


《三峡好人》2006:豆瓣评分8.0


@鲸鱼君:百闻不如一见,这部很沉闷的电影里所要表达的内容还真是很难用语言去表达,包括对搬迁的库区人民的关切,以及对某种劣根性的展现,尽管两个主角在片中一直在寻找着什么,但电影的主题其实说到底还是围绕着一个人字。演员都是非职业,给人一种原生态的粗糙感。


《二十四城记》2008:豆瓣评分7.4


@Vincent:我换了几个角度来回想看这部片的感受 结果发现 对于他这个片子 我可以很喜欢也可以很厌恶。


《山河故人》2015:豆瓣评分7.8


@米粒:用三种画幅三个时间点、一个女人二十几年的人生,说的还是归乡的主题,把“从老家来到城市”的人带到了异国,这的确是新世纪、未来多年很多中国家庭、海外成长的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仍有很多熟悉的东西如粤语老歌,超现实符号等,一些段落有不同程度的别扭,但于我总体OK。



拍电影的理由:


 “拍电影都是刹那间的一种感受,当你在跟朋友吃饭的时候,当你在旅行,一个人穿过那些辽阔的山川大地的时候,当你一个人午夜睡不着的时候,它突然涌动在心里一种自己都看不清楚的情感。你只能写出来或者拍出来,才能够理解它,那一刹那就是你拍电影的理由。”


  “它不是策划出来的,它不是想象市场需要什么,也不是思考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获奖,它是你内心的一种需要,是那一刹那,你觉得需要写些东西了,需要拍部电影了,就这么简单。”贾樟柯说。



《贾想》:比电影更广阔


如今贾樟柯有了自己第一部回顾其电影创作和思路历程的著作《贾想》(台海出版社),也是对其1996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记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


此书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乡愁的深切情怀。今天分享其中的一篇,套用贾樟柯自己的话说:让我们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


文 | 贾樟柯


有一次在三联书店楼上的咖啡馆等人,突然来了几个穿"制服"的艺术家。年龄四十上下,个个长发须,动静极大,如入无人之境,颇有气概。 


为首的老兄坐定之后,开始大谈电影。他说话极像牧师布道,似乎句句都是真理。涉及到人名时他不带姓,经常把陈凯歌叫"凯歌",张艺谋叫"老谋子",让周围四座肃然起敬。 


他说:那帮年轻人不行,一点儿苦都没吃过,什么事儿都没经历过,能拍出什么好电影?接下来他便开始谈"凯歌插队"、"老谋子卖血"。好像只有这样的经历才叫经历,他们吃过的苦才叫苦。 


我们的文化中有这样一种对"苦难"的崇拜,而且似乎这也是获得话语权力的资本。因此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认为自己的经历才算苦难。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苦难"成了一种霸权,并因此衍生出一种价值判断。 


这让我想起"忆苦思甜",那时候总以为苦在过去,甜在今天。谁又能想到"思甜"的时候,我们正经历一场劫难。年轻的一代未必就比年长的一代幸福。谁都知道,幸福这种东西并不随物质一起与日俱增。我不认为守在电视边、被父母锁在屋里的孩子比阳光下挥汗收麦的知青幸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恼,没什么高低之分。对待"苦难"也需要有平等精神。 


西川有句诗:乌鸦解决乌鸦的问题,我解决我的问题。带着这样一种独立的、现代的精神,我们去看《北京杂种》,就能体会到张元的愤怒与躁动,我们也能理解《冬春的日子》中那些被王小帅疏离的现实感。而《巫山云雨》单调的平光和《邮差》中阴郁的影调,都表现着章明和何建军的灼痛。他们不再试图为一代人代言。其实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这是解脱文化禁锢的第一步,是一种学识,更是生活习惯。所以,"痛苦"在他们看来只针对个人。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你就无法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很多时候,我发现人们看电影是想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那种电影。如果跟他们的经验有出入,会惶恐,进而责骂。我们没有权力去解释别人的生活,正如我喜欢赫尔佐格的一个片名《侏儒也是从小长大的》。没有那么多传奇,但每个人长大都会有那么多的经历。对,谁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开始怀疑他们对经历与苦难的认识。 


在我们的文化中,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诗化",为自己创造那么多传奇。好像平淡的世俗生活容不下这些大仙,一定要吃大苦受大难,经历曲折离奇才算阅尽人间世事。这种自我诗化的目的就是自我神化。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取向,害苦了中国电影。有些人一拍电影便要寻找传奇,便要搞那么多悲欢离合,大喜大悲。好像只有这些东西才是电影去表现的。而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时,又慌了手脚,迷迷糊糊拍了那么多幼稚童话。 


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生活就像一条宁静的长河",让我们好好体会吧。 


北岛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且自喻为风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东摇西晃。 


最后他说,下一代怎么个活法?这是他们自己要回答的问题。 


我不知道我们将会是怎么个活法,我们将拍什么样的电影。 


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个空洞的词——我们是谁? 



选题策划丨这儿有好书

图 | 网络

编辑、整理丨修宏烨

END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或发邮件至xiuhy@xiron.net.cn


点击标题,直达阅读:

你一天天老去,而大都市依然年轻!

↑点它

微信ID:heyzher

长按二维码

关注“这儿”!


发现世界另一种可能


谢    谢   关   注

Hey Zher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丨艺窝疯 核心成员

忠于好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